谢文郁:信仰和理性:基督徒的生存悖论

信仰和理性问题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根源上看,这个问题是基督教语境内的问题。 简单说来,基督教要求信徒相信耶稣这个人是从神那里来的,是唯一的传递神的旨意的人,而且神只让耶稣传递他的旨意。换句话说,要相信耶稣是神的独传者,或者独生子。这便是基督徒的信仰。因此,基督徒只从耶稣出发来认识神。从耶稣出发,也就是从对耶稣的信任出发,归结为“信仰”两字。这样一种认识论,我称之为恩典真理论。

从另一方面看,我们注意到,人的认识是一个真假判断过程。人在认识过程中考察对象,进而对它的性质和功能给出判断。任何判断都有真假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说认识是一个真假判断过程。人的真假判断有两个基本前提:首先,人必须是判断者。如果人不是判断者,所给出的判断就不是人给出的。其次,人的判断是有所依据的。通常地,人的判断所依靠的或者是自己的经验(如休谟所说的习惯性判断),或者是某种原则或标准(如公理,预设等)。我们称这样的认识活动为理性认识。

恩典真理论要求人们从信任出发来进行认识,而理性认识则要求从自己的经验和原则出发,这是两种互不相容的认识出发点。这便是信仰和理性的矛盾。我们在《约翰福音》第十四章读到了西方思想史上首次呈现这一矛盾的文本。这里记载了耶稣和门徒关于如何跟随耶稣的对话。门徒们听说耶稣要离开他们,先行到天父那里去,便纷纷询问关于天父的信息,如天父的住处,天父的样子等等。他们是从理性认识的角度来提问的。他们希望在耶稣离开后仍然能够继续跟随耶稣。但是,作为人,他们在认识过程中不可能不从自己的经验或原则出发来判断事物;因此,他们需要直接拥有关于天父的知识,从而在耶稣离开后能够继续跟随耶稣。

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这里的对话。耶稣宣称要离开门徒而往天父那里。如果耶稣不离开门徒,对门们徒来说,作为基督徒,耶稣到那里,他们就跟到那里。在这种情况下,门徒不做任何判断,完全由耶稣做主。但是,耶稣说他要离开他们了。于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当耶稣不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如何跟随耶稣?耶稣说:“我去的地方,你们现在不能跟着我,但以后却要跟着来。” 耶稣的离开导致了门徒无法直接跟随耶稣。因此,为了保持他们的基督徒身份,即继续跟随耶稣,他们认为,他们必须知道耶稣去的地方。如果他们在耶稣离开后拥有了关于“耶稣去的地方”的知识,那么,即使耶稣不在,他们也可以依据他们所拥有的知识随后跟上来。然而,一旦他们拥有了关于“耶稣去的地方”的知识,从那一时刻起,他们就可以不跟随耶稣了;因为他们拥有了相关的知识,因而可以根据这些知识寻找通往那里的道路。

看来,这些门徒的生存陷入了这样的悖论中:如果他们能够占有关于“耶稣去的地方”的知识,即使耶稣不在他们面前,他们也能跟上来。这样,他们虽然能够“跟着来”,但却是依靠自己的知识“跟着来”,和耶稣的带领没有关系了。为了维持他们的基督徒身份,他们必须放弃这些知识,相信耶稣会把他们带到天父那里。但是,耶稣要离开他们。耶稣离开后他们何去何从呢?在这样的境况中,他们如何能够维持他们的基督徒身份呢?

这便是信仰和理性在基督徒生存中造成的生存悖论。在以下的文字中,我给出我对第十四章的译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注释,努力揭示这一生存悖论。由于这是西方思想史上最原始的涉及信仰和理性关系的文本,我在注释中注重的是文本讨论,尽量避免引申讨论。同时,在我的阅读中,《新约》研究界对本章的解读除了文字和历史角度外,便是神学探讨,没有涉及对文本的生存分析。我们注意到,这一章的文字并没有引起太多的讨论。因此,为了避免注释的繁杂而导致主题淹没,我把我的注释集中在生存分析上。我们发现,这些门徒遇到的问题其实也是每一个基督徒在生存上都不能避免的问题。

1. 你们不要心中忧伤,要信靠神,信靠我。

注释和讨论(1):
这一章和十三章紧紧连在一起。耶稣在十三章中给出了一条新命令:彼此相爱,跟随耶稣,从而能够接受耶稣的爱,走向天父,得到美善(得救)。“跟随”和“洗脚”是耶稣的新命令的核心信息。但是,耶稣反复强调他要离开门徒而去天父那里,强调没有人能够直接跟着他去。这种强调在门徒们的心中激起了极大不安。如果耶稣离开他们而去,他们如何能继续跟随他?如果不跟随他,他们如何能够到天父那里去?问题的焦点是耶稣的这句话:“你们现在不能跟着我,但以后却要跟着来。”

耶稣清楚地知道门徒们的困惑,所以安慰他们不要忧伤。“忧伤”的原文是ταρασσέσϑω (ταράσσω意思是感情波动,难过;被动态,命令语气)。门徒们都有决心跟随耶稣,也不怕和耶稣一起经受风风雨雨,甚至搭上生命,如多马(11:16)和彼得(13:37)所表达的态度。但是,现在耶稣说他要离开他们,而他们又不能直接跟着走。这确实让他们困惑不解。他们的困惑带来他们的感情波动,因而忧伤不已。如何才能去掉他们的困惑和忧伤呢?耶稣强调:“要信靠神,信靠我。”但是,门徒们要求具体的指导,要求知道天父的住处。在他们看来,有了这一知识,他们就能够在耶稣离开他们之后,根据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沿着耶稣设定的路线跟上来。
这便是信心和知识之间的张力。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如果耶稣把具体的路线图给了门徒,他们就拥有了关于通往天父住处之路的知识。这样,从拥有知识这一时刻起,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到天父面前(得救,把握了真理,得到了美善等)。显然,从这一时刻起,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知识,而在信心中的跟随也就不必要了。于是,他们从此失去了他们的基督徒身份。这一点也许门徒们在向耶稣提出要求时并没有意识到。恩典真理论关于人类生存中黑暗和光的绝然对立这一基本观察,包含了人不能直接拥有真理这一生存事实。在这基础上,约翰福音通过述说耶稣的尊容向读者宣告:人只能在耶稣的见证中和真理发生关系。换句话说,除非人在信心中跟随耶稣,除非作为独传者的耶稣把人带到天父那里,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途径可以通向天父。因此,门徒的要求和恩典真理论是不相容。不难发现,耶稣在安慰门徒时要求他们的信心,实际上是针对门徒们的这一非分要求。本章的主要话题便是这一紧张关系。

2. 我的父家有许多住处;如果没有,我早就告诉你们了;因为我去是为你们准备房间的。

3. 既然我被叫去为你们准备房间,我就会回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使得我的地方便是你们的地方。

4. 我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去的道路。

注释和讨论(2-4):
天父那里有没有门徒们的位置虽然是他们关心的问题,但是,他们当下关心的是如何到那里去。针对门徒的关注,耶稣指出了两点:其一,他还会回来;其二,他已经把通向天父的道路指示出来了。对于第一点,耶稣的话带给了门徒们心中的希望。但是,在他回来之前,门徒应该怎样跟随呢?耶稣说的第二点便是回答这个问题:“我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去的道路。”耶稣说的“道路”和门徒心里想的“道路”,从多马接下来的提问看,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第节的“被叫去”的原文是πορευϑῶ(πορεύομαι的被动态,过去不定式;原义是引导,带领)。中英译本一般都用主动态翻译这个词,如和合本的这一句译文是:“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但是,我认为,既然原文用的是被动态,译文还是用被动态为好。作者使用被动态和耶稣的独传者身份是吻合的:耶稣来这个世界是派遣者派来的,耶稣回到天父那里去当然也是派遣者召回去的。耶稣面对天父时永远都是被动的。这是他的独传者身份所决定的。

5. 多马对他说:“主啊,我们不知道你去哪里,怎么知道那道路?”

6. 耶稣对他说:“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不通过我,没有人能够到父那里去。

7. 如果你们认识我,就认识我父;认识他之时,就是看见他之日。”

注释和讨论(5-7):
表面上看,多马的问题好像多余。耶稣明明说要去天父那里为门徒们准备房间,并且说门徒知道去那里的路;多马却说不知道耶稣要去哪里,所以也不知道那道路。深入分析多马的疑惑,我们发现,两者对“道路”这一概念的理解有一条很深的鸿沟。

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多马认为道路问题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在他看来,如果不知道目的地,人就不可能知道通往那里的道路。这是一条众所周知的认识论原则。比如,耶稣要往北京去,跟随者或紧跟着耶稣一直到北京,或按耶稣留下的路线图随后跟到北京。但是,耶稣说他要去的地方他们不能直接跟着来,同时又不留下路线图;门徒如何能够跟随呢?遵循这一原则,知道目的地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才能谈论如何去那里,寻找可行途径。“目的”这个概念是在时空中被定义的。如果在空间上能够对目的地进行定位,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的地图(积累的空间知识)来确定路线,找到道路。目的也可以是时间上的,比如制定一个目标或建立一个理想,然后提出方案和计划实现目标或理想。目标或理想都是具体的有规定性的知识形式。人们有时会在幻想或想象中设立目标或理想;但幻想和想象也是某种知识形式的,即:缺乏可靠性的知识。无论以何种方式谈论“目的”,它都是一种知识。多马要求知道耶稣要去的地方,无非是要求从时空纬度对他们“以后却要跟着来”的“目的地”进行规定,从而对这个“目的地”拥有知识,然后才能谈论通向它的道路。在多马看来,在耶稣离开之后保持他的基督徒身份,唯一的途径是拥有这样一张路线图。

在耶稣看来,多马的这一思路是走向放弃基督徒身份的思路。我们这样分析:如果耶稣留下这样一张地图,虽然这张图出于耶稣之手,但是,一旦它被人掌握,它就是属于这个人的。这个属于他的路线图就是他的指导原则。从这个时刻起,他只需要依靠这张图,而耶稣的指导就不是必要的了。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刻起,他和耶稣可以平起平坐,不再是耶稣的跟随者。多马问题表达了门徒们愿意在感情上做耶稣的门徒,但要求在知识上和耶稣平起平坐。但是,耶稣要求他们做完全的基督徒,要求他们放弃占有路线图的想法。

换句话说,耶稣认为道路问题不是一个知识性问题,而是一个信心问题。他认为,作为门徒,他们不需要拥有关于“目的地”的知识就应该已经知道了通向它的道路。因此,门徒首先知道道路,然后一步一步走向它。耶稣接着说,这是他的独传者身份所决定的:“不通过我,没有人能够到父那里去。”耶稣一直都在宣告他的独传者身份,并要求门徒们相信他的宣告。对此,他们已经认可接受了。然而,他们虽然都相信耶稣的独传者身份,但似乎并没有进一步思考耶稣的独传者身份在道路问题上的深刻含义。在耶稣看来,如果他们相信他的独传者身份,他们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推导出“你们知道去的道路”这一结论。但是,门徒们推不出在耶稣看来是显而易见的结论。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发现,耶稣和门徒之间对“道路”一词的理解风马牛不相及。

我们来分析一下耶稣的“道路”概念。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我们知道,约翰福音在使用“真理”和“生命”二词时,指的是天父在恩典中赐予人的东西。跟随耶稣就是要接受天父的赐予。因此,它们都来自天父,属于目的地范围。按照耶稣的说法,只要到了天父那里,人就将拥有它们。耶稣把“道路”放在第一位,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这是一条没有关于目的的知识作为背景的“道路”。不难指出,无论什么东西,在尚未得到之前,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从知识的角度看,因为没有关于目的的知识,这条路可以通向任何地方。耶稣要求他的门徒走向这样的一条道路,对于门徒来说,他们究竟依据什么来选择这条道路呢?这个问题也就是恩典真理论已开始就遇到的问题。耶稣的回答很简单:依据对耶稣的信任,即相信耶稣是天父的独传者。认识到这一点就等于知道了通向天父的道路。对于耶稣的独传者身份宣告,人只能在信心中接受。由此可见,耶稣的“道路”概念是以信心为基础的。
第4-7节中耶稣使用三个有关“知”的动词:οἶδα(知道)是对事实或人的认知(4-5节);γινώσκω(认识)强调掌握知识的过程(7节)。ὁράω(看见)指亲眼所见或亲身经历(7节)。在耶稣的使用中,“知道”和“认识”都是对他的独传者身份的认识,因而属于一种信心意义上的认识,即相信并接受耶稣的独传者身份。而“看见”则是在基督信仰的基础上对神的经历。

耶稣要求的是信心,而门徒要求的却是知识。这里的张力能够缓解吗?

8. 腓力对他说:“主啊,让我们看看天父,满足我们吧!”

9. 耶稣对他说:“我和你们在一起这么长的时间,腓力,你不认识我吗?看见了我便是看见了父。你为何说:‘让我们看看天父’呢?

10. 你不相信我在天父里面,天父在我里面吗?我对你们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而是住在我里面的天父在做他的工作。

11. 相信我,我在天父里面,天父在我里面;要不就根据我所做的那些工作来相信吧。

注释和讨论(8-11):
耶稣关于信心的一番话看来并没有满足门徒的知识渴望。其实,无论耶稣说得再多,门徒也无法理解。信心是一个感情问题。只有门徒在自己的生存中完全依赖耶稣作为自己的生存道路时,耶稣说的这些话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心。只有从信心出发,门徒才能经历神,即“看见”天父。但是,门徒们心里想的还是知识意义上的道路。注意腓力的说话口气:“让我们看看天父,满足我们吧!”这里的“看看”(δεῖξον)用的是命令语气(原形是δείκνυμι,意思是彰显,显现等。直译这句话:“把天父显现给我们看”),表达的是一种强烈要求。腓力似乎对耶稣的回答不太满意。多马问题的根本点是问耶稣要去的地方(天父所在地),耶稣却在谈论道路问题。所以,腓力要把多马问题的焦点突出起来。从信心-知识张力出发来理解腓力的问题,作为读者,我想,应该不会对腓力重复多马问题感到奇怪。

但是,腓力的这一强调却让耶稣不太高兴,以至于耶稣反问腓力:“腓力,你不认识我吗?”接下来,耶稣对“认识”(γινώσκω)一词进一步解释。他谈到,门徒跟随他也有多时了,因而可以说认识他。这个“认识”中包含了什么呢?首先当然是他独传者身份,因为这是他一再宣告的身份。知道(οἶδα)了他的独传者身份,就意味着“知道”他只传天父的旨意,“知道”他所说的都是天父要他说的,从而“知道”他和天父是一体的。这些“知道”都不是知识意义上的知道,而是信任意义上的知道。很显然,没有人“知道”天父;当耶稣说他所说的都是天父的意思时,人没有凭据来判断耶稣所说是否真实,除非人相信耶稣所说。可见,归根到底,耶稣要门徒们明白,跟随耶稣就必须在生存上完全信任耶稣,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去经历(或“看见”[ ὁράω])神。

第10节中的“相信”(πιστεύετέ)用的是命令语气,大概是针对腓力的强烈要求而发。这一节的后一句话似乎语气不畅:“要不就根据我所做的那些工作来相信吧!”原文是εἰ δὲ μή διὰ τὰ ἔργα αὐτὰ πιστεύετέ,直译:要不然,就通过那些工作相信吧!这里的αὐτὰ(它们)和τὰ ἔργα(工作)是同位语,在语气上起强调作用。但是,这里的πιστεύετέ 没有宾词,有些学者认为这里的αὐτὰ可能是抄写错误,可以改为αὐτοῦ或μοι,如Westcott的观点。如果这样,这句话的译文就可以是:“要不就通过那些工作相信他(或我)。”不过,这样的抄本没有出现。我倾向认为,这句话的宾词被省略了。

耶稣似乎区别了两种走向相信的方式:一种是直接地相信,一种是间接地通过他所作的工作而相信。我们指出,耶稣要求门徒从相信出发来认识天父,而门徒们去企图从经验知识的角度去认识天父。这是两种绝然不同的认识途径。在回答腓力问题时,耶稣充分注意到了门徒在这一点上的困惑,所以一直强调信任在认识天父这件事上的关键性。于是问题回到原始位置上:如何相信?由于耶稣和门徒的长时间相处,耶稣可以要求门徒直接相信他的独传者身份,并从相信出发在生存上进一步体验天父的旨意。所以,耶稣直截了当地反问腓力:“腓力,你不认识我吗?”这一反问正是表达了这一要求。但是,人们也可以通过耶稣所做的工作来认识他的独传者身份。这些“工作”都是一些在经验上可以被认识的事件,如治病救人,五饼二鱼,拉撒路事件等等。对于耶稣所做的工作,尽管人们可以从自己的经验知识角度给出不同的解释,但是耶稣做事的目的是彰显他的独传者身份。因此,耶稣认为,只要人们继续认识他所作的工作,他们就能进而认识到他的独传者身份。而且,无论如何,除非认识到耶稣的独传者身份,人们就无法认识天父,因为除了耶稣没有其他道路可达天父。也就是说,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只要相信耶稣基督成了认识的出发点,人们就能认识天父。

12.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信靠我的,要做我所做的事,而且做得更大;因为我现在往父那里去。

注释和讨论(12):
耶稣进一步规定“相信”在生存中的作用:“信靠我的,要做我所做的事,而且做得更大。”“更大”是指什么呢?在13:16中,耶稣说:“仆人不能大于他的主人,被遣者也不能大于遣使者。”如果门徒做的比耶稣做的还大,会不会功高盖主(大于主人)呢?而且,耶稣要求门徒跟随他。“跟随”就字义而言是耶稣做什么门徒也跟着做什么。如果是这样,门徒们做的事如何能够比耶稣做得还大(大于遣使者)呢?耶稣解释说:“因为我现在往父那里去。”仔细思考耶稣的解释,可以发现,门徒们在跟随耶稣中能够做比耶稣所做的更大,乃是因为他们在耶稣离开之后仍然要跟随耶稣这一独特的生存状况所决定的。

可以这样分析。如果耶稣不离开门徒,那么,作为跟随者,门徒们就只做耶稣做过的事。但现在耶稣要离开他们,同时又要把他们带到天父那里;从耶稣离开他们的那个时刻开始,到最终他们到达天父那里,这个期间他们必须在没人直接带领的情况下跟随耶稣。这样一种生存状态给门徒们提供了无限的创造时空,同时又在信靠中占据牢固的基础,不会失落。对于这一点,门徒们当时并没有什么感觉。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缺乏关于天父的时空知识。然而,任何确定的时空知识除了限制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外,绝不可能引导他们走向天父。就这一生存状态所具有的创造时空而言,门徒可以做比耶稣在世时所做的更大。

13. 你们以我的名求什么,我就做什么;为的是在这儿子里面的天父得以彰显。

14. 你们以我的名向我求什么,我就做什么。

注释和讨论(13-14):
耶稣继续谈论这种生存状态,并指出了其中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奉耶稣的名祷告(14:13-14);格守耶稣的命令(14:15);受圣灵的看顾(14:16-17)。

关于第一点,耶稣说:“你们以我的名求什么,我就做什么。”耶稣在世时,门徒只需跟着耶稣,听他说话,看他做事,任凭派遣。这样的生存相对起来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特别地,每当遇到困难时,耶稣总是会使用他的能力克服困难。但是,当耶稣离开他们之后,他们手上没有时空地图,缺乏具体指导,因而不知如何在生存上跟随耶稣。耶稣指出,他们首先要做的是:以他的名求告天父。也就是说,门徒是在求告或祷告中跟随耶稣的。在“求什么,就做什么”的说法中,耶稣只是给出了一个保证,即:如果门徒们以他的名求告天父,他就保证带领他们。在门徒的意识中,由于信任耶稣,所以能够接受耶稣的这个保证。但在生存上依赖于这个保证,还需要他们在生活中的不断验证。

“你们以我的名求什么,我就做什么”这句话中的“就做什么”,和合本译为“必成就”(吕振中译文与此相近);思高本译为“必要践行”。原文是ποιήσω(ποιέω的未来时,主动态,意思是“做”)。原文没有“成就”的意思,语态变化也没有“必须”的隐含。因此,上述中译本显然加了一点东西。这一增加可能是受某种神学的影响,在我看来,是不合适的。首先,耶稣并没有“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的意思 。门徒在耶稣离开后失去了具体的指导,遇到问题时,耶稣告诉他们,必须以他的名向天父祷告。只要门徒这样做,耶稣就会给出指导。至于这个指导的具体内容,则是完全由耶稣来决定。因此,关键的不是“要什么得什么”,而是在“要”的过程中接受耶稣的引导。其次,“必”这个字在中文里强调“责任”,“义务”,“受命令制约”等等,具有某种约束性,并隐含被动性。耶稣是主动者,他所做的事都是从天父的意愿出发;面对天父,这些事都是必须的,被动的;但面对门徒,则是一种自愿的承诺,其中没有被动性。

15. 如果你们爱我,就要格守我的命令;

16. 而我就会恳求天父给你们另一个保惠师,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17. 就是真理的圣灵。这世界不接受他,因为既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但是,你们认识他,因为他和你们在一起,也将在你们里面。

注释和讨论(15-17):
(一)基督徒生存状态的第二个特征是:格守耶稣的命令。从生存的角度看,祷告是行动的中止,是一种纯粹的意识活动。人的生存是有意识的活动(包括思想的和感情的)。随着耶稣的离开,基督徒在生存中失去耶稣的具体带领;这导致他们在行动上不知如何跟随耶稣。跟随耶稣是一种行动,因而在意识上需要耶稣的引导。耶稣在13和14节中明确指出,只要祷告就能够得到引导。但是,如何得到引导呢?基督徒的祷告是一种意识活动,其中有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和喜怒哀乐出现在其中。究竟哪一种想法哪一个感情才是耶稣要传达给他们的呢?凭什么标准判定耶稣的旨意?耶稣指出,做基督徒必须格守他的命令,即:彼此相爱或“侍候人”。关于耶稣的命令,参阅第十三章,以及13:33-35注(一)中的讨论。

以耶稣的名祷告是一种个体的意识活动,而格守耶稣的命令则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社会行为。这两者之间的协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一个人遵守耶稣的命令去侍候人,在以耶稣的名祷告之后,认为耶稣允许他做这件事。然而,当他做完这件事后,他可能并没有达到侍候人的目的,如被侍候者在这件事上受到了伤害,不但不感激,反而激发了仇恨等等。为了使其中的关系得到协调,耶稣进一步指出基督徒生存状态的第三个特点:受圣灵的看顾。

(二)我们在1:32-33注中讨论了约翰福音关于圣灵的两条规定,即:圣灵隶属于耶稣的名下;并且是被派遣的。这里基本上是重复了这两条规定。14:26更是明确指出圣灵是以耶稣的名派遣的。不同的是,耶稣把圣灵比喻为保惠师(παράκλγτος)。这个词是法律用语,意思是法庭上的辩护人,或法律上的助手。而且,耶稣还强调这是“真理的圣灵”(τὸ πνεῦμα τῆς ἀληθείας,也可以译为“真正的圣灵”)。不难体会到,耶稣注意到了基督徒在奉他的名祷告和格守他的命令这两条生活原则之间的协调问题,并指出基督徒生存状态是有保障的,因为圣灵在看顾他们。无论是基督徒的祷告,还是基督徒的侍候人,都在圣灵的看顾之下。

由此我们看到,约翰福音对天父,耶稣(独传者),和圣灵三者的关系有相当明确的规定。我想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看。(1)天父是派遣者,耶稣作为独传者因而和天父同一,圣灵在耶稣的名下因而和耶稣同工。这个“三位一体”乃是指向天父,并以天父作为中心。就理论形态来看,我们可以称此为存在论中的“三位一体”说。(2)没有人见过天父,也没有人见过圣灵,但有人见过耶稣;通过耶稣,人才能认识天父;同时,圣灵是以耶稣的名而来的,是耶稣离开门徒后才来到门徒中间。因此,离开耶稣的名就不能谈论圣灵。或者说,与耶稣的名无关的灵不是圣灵。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基督徒(奉耶稣的名)才能和圣灵交通。这个“三位一体”乃是以耶稣为中心。就理论形态上看,这第二种“三位一体”说带有较浓重的认识论色彩,和约翰福音一直强调的恩典真理论在概念逻辑上是一致的。不过,我们注意到,从行文上看,这两个“三位一体”都能在约翰福音中找到充分的文本支持。

第17节的“你们认识他,因为他和你们在一起,也将在你们里面。”其中的“在一起”(μένει)是 μένω的现在时,指的是耶稣和他们在一起,因为圣灵是以他的名而来的。我们指出,“名”是对个体的本质存在的指称。“以耶稣的名而来”的意思是,这圣灵是和耶稣同一的。从这个意义上,耶稣说门徒们知道圣灵,因为他们知道耶稣。“将在”(ἔσται,εἰμί的将来时)在一些抄本中作ἔστιν(εἰμί的现在时)。用ἔστιν来代替 ἔσται,我想,可能是不同抄写者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我倾向于ἔσται。理由是,耶稣这里谈论的是圣灵;既然圣灵和耶稣是等同的,当耶稣在世时,圣灵就不会降临;因此,圣灵的存在只能是将来时。

18. 我来到你们中间,就不会撇下你们为孤儿。

注释和讨论(18):
这里的译文需要一点解释。比较和合本的译文:“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英文钦定本的译文是:“I will not leave you comfortless: I will come to you.”其他译文与此相近。这些译文都是按原文的句子顺序,把耶稣的这句话理解为:我一定还会回来(将来时),所以“不撇下你们为孤儿”。“必到”的原文是ἔρχομαι (现在时)。Robertson认为这是一个表达将来时态的现在时;主要考虑是作者在说到“不会撇下”时用的是ἀϕήσω(ἀϕίημι的将来时)。参阅他对这一节的注释(《第四福音书》)。从希腊文的习惯用法来看,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思路上看,把ἔρχομαι理解为将来的动作不符合耶稣在这里的说话语境。我们指出,耶稣一直在谈论他离开后他门徒的生存状态,回答门徒在耶稣离开后成为无人引导的孤儿的顾虑。按照上述译文,如果他现在离开,以后再回来,那么门徒在其中的时间段中岂不是没人引导的孤儿吗?显然,这不是耶稣意思。我这里试把原文的句法做一些调整,并这样来理解耶稣的意思:既然我来(ἔρχομαι,现在时)到这世上和你们在一起,并召唤你们为我的门徒,那么,我就不会撇下你们孤儿。前面谈到的三点,即祷告,格守命令和圣灵看顾,都是要说明在他离开他们之后,他的门徒不会成为孤儿。

19. 再过一会,这个世界就再也看不见我了;但你们看得见我;因为我生存着,你们也将生存着。

20. 那一天,你们就会认识到我在我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而我在你们里面。

注释和讨论(19-20):
(一)如果说基督徒生存状态还有一个特点的话,那就是“永生”。耶稣在谈论基督徒生存状态时,侧重点是他离开之后如何生存问题。但是,作为基督徒,不管耶稣有没有离开,耶稣一再强调,他们拥有永生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所以耶稣在指出前述三个特点后,再次提到永生:“我生存着(ζῶ),你们也将生存着。”这里的“我生存着”用的是ζῶ(ζάω 的现在时),“你们将生存着”(ζώσετε)用的是将来时。它的名词形式是ζωή;在约翰福音中指称永远不会丧失的生命。参阅导论第三部分的讨论,以及3:14-16注(三);5:24-29注(一);10:17-18注。

(二)在10:4节,我们读到:“我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去的道路。”这里(14:20),耶稣却说:“那一天,你们就会认识到…。”如果门徒现在不知道,他们就无法跟随耶稣;如果他们已经知道“去的道路”,他们就不必等到“那一天”来认识耶稣的独传者身份。10:4节中“知道”(οἴδατε)是现在完成时;这里的“就会认识”(γνώσεσϑε)用的是将来时。这两个词(οἶδα和γινώσκω)在约翰福音的使用中并无重大区别(参阅14:5-7注),都是指在信任中的认识活动。这里的问题是时态,即:在跟随的起点和终点上,耶稣所说的“知道”有什么区别呢?从知识的角度看,起点和终点是不同的。比如,一个人从开始上大学到大学毕业,他所拥有的知识是大不相同的。但是,耶稣说,门徒在跟随他的起点上“已经知道”了去那里的道路(即他自己);又说,他们“将要认识”他的独传者身份(还是他自己)。这两个“知道”(“认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从恩典真理论的角度看,这一点并不难解释。耶稣要求在信任中跟随他;在跟随中接受神所赐予的知识。在这个过程当中,虽然人们知道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但是,就人们只能在神的恩典中得到知识而言,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跟随是永恒的。如果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有人不再跟随耶稣了,比如,这个人拥有了足够多的知识,从而不再需要神的给予;那么,从这个时间点开始,这个人就失去了基督徒的身份。失去基督徒身份就是失去和真理的联系,从而也就失去接受神的给予的途径。如果基督徒的跟随是永恒的,那么,一开始的跟随和最终的跟随在本质上就没有什么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耶稣说门徒已经知道了他的独传者身份,也将知道他的独传者身份。

21. 把握了我的命令并加以遵守就是爱我;爱我的就会被我父所爱。我会爱他,并向他显现。

22. 犹大(不是加略人犹大)对他说:“主啊,为什么只向我们显现,而不向这世界显现你自己呢?”

注释和讨论(21-22):
这位犹大,作者特别强调不是加略人犹大。“犹大”在犹太社会里是一个普通的名字。我们看到,他的问题说明他对耶稣所说的“显现”(ἐμϕανίζω)这个字缺乏基本的理解。就字义来说,这个字并无特别之处,指的是“提供消息”,“出现在人面前”,“让人知道”等等。耶稣离开这个世界意味着他的死去,即失去了ψυχή(灵魂或性命);死了的人尽管肉体会留下来慢慢腐烂,但他的灵魂已经不在了。当然,死了的人他的灵魂还是可能“显现”的,如他的阴魂再现。门徒们心里想到的大概是,耶稣说的“显现”也就是阴魂再现。通常地,人们在谈论诸如此类的显现时,想到的是,人遇到死人的阴魂不像人看见货人那样,而是有些人能看见,有些人则不能。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灵魂越有力量,它就越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得见。犹大认为耶稣的能力是很大的,大到可以向全世界的人显现;但耶稣说只向门徒们显现,所以觉得不解。

很显然,犹大误解了耶稣的这句话:“再过一会,这个世界就再也看不见我了;但你们看得见我;因为我生存着,你们也将生存着。”(14:19)。犹大从“丧失灵魂-阴魂再现”的角度来理解耶稣的话,忽略了耶稣这句话的关键词:生命。耶稣的意思是,门徒们之所以能够看见耶稣,是因为他们拥有了耶稣所给予的生命(ζωή);而这生命是在信靠耶稣中被给予的。对于不信靠耶稣的人来说,他们不可能拥有这生命,当然也就不能看见已经离开这世界的耶稣。

23. 耶稣回答他说:“爱我的人便格守我的话;我父就会爱他;而我们便去他那里,和他一起居住。

24. 不爱我者,不会格守我的话。你们听到的这些话不是我的,而是那派遣我来者天父的。

25. 我和你们一起生活,这都说过了。

26. 那保惠师,即那神圣的灵,是天父以我的名遣送的,他会把这一切都教导给你们,让你们记起我跟你们说过的话。

注释和讨论(23-26):
不难发现,耶稣没有直接回答犹大提出的问题。严格来说,犹大的问题不是一个概念问题,而是生存问题。能够看见耶稣的显现必须拥有生命,而拥有生命必须信靠耶稣;信靠主要地是感情上的信任和生存上的跟随。也就是说,即使耶稣再说一遍,门徒也不可能想通这里的问题。所以,耶稣一再强调的是在生存上的跟随(“格守我的话”),并在跟随中经历体验神的同在(“我们便去他那里,和他一起居住”)。

这里是约翰福音第一次使用“我们”来指称神的存在。“去”(ἐλευσόμεϑα)用的是第一人称复数,将来时。从上下文来看,耶稣说他和天父是一体的,而他离开他们是要到天父那里去;因此,这里的“我们”应该是天父和耶稣。耶稣还在的时候,耶稣作为独传者和天父是一体的,耶稣和门徒同住也就是天父和耶稣同住在门徒中间。但是,当耶稣离开这个世界后,如何理解这个“同住”呢?这个问题当然也会出现在门徒心中。在这个语境里,耶稣提出圣灵和门徒的关系问题。

26节的关于“圣灵”的说法值得我们特别注意。我们在1:32-33注和14:15-17注中讨论了约翰福音关于圣灵的一些基本性质,简单来说可以这样归纳:圣灵是以耶稣的名而被派遣来到世上的。这里加了一点:圣灵来是作为人的帮助者。就圣灵是以耶稣的名被派遣这一点来看,圣灵和耶稣是一体的。我们指出(参阅1:12注),“名”指称一事物的个体性(位格),同名意味着同一事物。因此,以耶稣的名而来就是和耶稣同一。当圣灵和门徒同住时,耶稣也就和门徒同住;耶稣是天父的独传者,所以天父也和门徒同住。

圣灵的职能有两个:教导者和帮助回忆。耶稣指出:“他会把这一切都教导给你们,让你们记起我跟你们说过的话。”我们知道,耶稣已经把“这一切”都教导给他的门徒了,为什么圣灵要重新再教导一遍呢?为什么要通过圣灵来帮助门徒记起耶稣说过的话呢?要回答这里的问题,我们还是回到本章的出发点上:耶稣离开这个世界后如何能够继续跟随耶稣?

我们首先注意到,圣灵所教导的东西都是耶稣已经说过的。如果是这样,圣灵的职能就归结为一点:帮助门徒回忆耶稣说过的话。耶稣的话可以归简单地归结他的独传者宣告。耶稣在世时,跟随耶稣即相信耶稣是天父的独传者;耶稣离世后,相信耶稣是天父的独传者即跟随耶稣。门徒开始时不理解这一点,以为耶稣离世后他们就无法跟随耶稣。这样一种想法隐含着这样一个推论:耶稣离世意味着耶稣失去了天父的独传者身份。这一推论的直接后果是,门徒忘记了耶稣是天父的独传者,从而不知道如何在耶稣离世后继续跟随耶稣。所以,以耶稣的名而来的圣灵就不断提醒门徒:耶稣是天父的独传者。当门徒重新想起耶稣的独传者宣告时,他们就知道如何跟随耶稣了。这便是圣灵的唯一职能。

27. 我给你们留下平安;我赐给你们平安。我所给的不像这世界所给的。你们的心不要忧伤,也不要惧怕。

28. 你们听我说过,我要离开你们但还要回来。如果你们爱我,就该高兴起来,因为我是去父那里;父比我大。

29. 我在事情发生之前跟你们说这些,是为了在事情发生时让你们相信。

注释和讨论(27-29):
(一)“忧伤”和“惧怕”是“耶稣要离开门徒而门徒执着要跟随耶稣”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中自然而然的心情。如果耶稣不要求门徒在他离开后继续跟随他,门徒们也许会怀念他们的老师,并且也会忧伤;但是,他们大概不会惧怕。耶稣要他们不但不要忧伤,而且不要惧怕(δειλιάω);并且许诺还要把一种特殊的平安赐给他们。为此,耶稣给出了两点理由。第一点是重复他要回来的许诺。耶稣“要回来”这件事指的或者是他所许诺的圣灵要来,或者是指“我就会回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14:3)。

第二点理由有点特别:因为“我是去父那里;父比我大。”耶稣的谈话一直强调,他是去天父哪里,而不是去死。但是,在门徒的心中,耶稣只是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死而已。耶稣并不强求门徒现在就完全理解他所说的话,只是继续提醒他们:如果他们见证了耶稣的能力(喂饱五千人,治愈顽疾,使人复活等),如果他们相信他的独传者宣告(即爱他并跟随他),那么,耶稣指出,他现在是去天父那里,而天父的能力更大(“父比我大”),任何惧怕都是无谓的杞人忧天。

当然,从理解的角度看,耶稣给出的理由十分充分。然而,门徒所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理解问题,更多的是生存问题。耶稣的离开,不管耶稣作何解释,在形态上就是死亡。耶稣之死带来的直接问题是门徒无法继续跟随他,从而可能失去他们的基督徒身份。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件令人惧怕的生存。耶稣对于门徒的这种生存惧怕当然是一清二楚。但是,如果门徒没有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会耶稣所说的话,这些理由就只是说说而已,没有生存上的力量。所以耶稣指出,归根到底是生存问题:当门徒在事情发生时想起耶稣所说的话时,他们就会在生存上信靠耶稣了。

(二)这里出现了“父比我大”这样的语句,其中的“大”用的是μείζων(μέγαν的比较级)。天父是派遣者,耶稣是被遣者。从概念上看,派遣者当然要大于被遣者。然而,我们在14:15-17注(二)中讨论到天父,耶稣,和圣灵三位一体的问题。也就是说,天父和耶稣是一体,因而不能谈论其中的差别。从行文上看,耶稣在谈论“父比我大”时是要安慰门徒;但是,这种措辞却明确地指出他和父之间的差别。应该如何理解这里的差别和同一呢?

我想,耶稣的独传者身份是关键所在。耶稣是天父派遣而来的独传者。作为派遣者和被遣者,天父和耶稣是有差别的。否则的话,耶稣就失去他的独传者身份。独传者是要传递派遣者的旨意,而不是宣告自己的旨意。耶稣多次谈到,他所说所行都不是按自己的意思,而是按天父的意思(如7:16-18;8:28等)。因此,耶稣不是天父。

但是,作为独传者,耶稣只传天父的旨意,并不传达任何别的信息。并且,离开耶稣,我们没有任何其他途径来认识天父。实际上,如果我们离开耶稣来谈论天父的旨意,我们所能够谈论的除了不是天父的旨意以外可以是任何别的什么东西。人们往往会这样来谈论天父和耶稣的关系:因为天父比耶稣大,所以天父拥有一些东西是耶稣所不拥有的,甚至可以是与耶稣无关的。这种谈论方式要求我们在耶稣之外来谈论天父。但是,这种谈论方式马上会遇到如下的问题,对于那些耶稣所不拥有的东西,我们不能够(同时也不需要)通过耶稣来认识它们。显然,这种谈论方式否定了耶稣的独传者身份。由此看来,耶稣的独传者身份,一方面决定了他和天父的不同位格,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他和天父的完全同一。

30. 我不会和你们多说什么了,因为这世界之王来了。他不分有我。

31. 但是,为了让这世界知道我爱父,知道我只是按父所指示给我的去做,起来!我们走吧!

注释和讨论(30-31):
(一)耶稣说的“世界之王”指的是他的对立面,即撒旦。读者或者可以问:为什么撒旦来了之后,耶稣就不多说话了呢?为什么耶稣不行使能力阻止撒旦成为“世界之王”呢?撒旦作王是否意味着耶稣被他的对立面打败了呢?结合12:31中谈到“世界之王”要被驱逐,问题变得更复杂:当撒旦成为世界之王时,他是如何被驱逐的?耶稣的回答很简练:“他不分有我。”

“他不分有我”的原文是ἐν ἐμοί οὐκ ἔχει οὐδέν,直译是“他在我里头一无所有。”和合本便采取了这一直译。但这种理解好像在上下文中串不起来。因此,新国际版译文加了一点解释:He has no power over me(他不能征服我)。思高本也在这个思路上。我认为,这种译法对文本进行了太多的修改。如果我们回到十三和十四章的语境中,即耶稣一直在谈论如何与门徒同在这一话题,就不难发现,耶稣要强调的是他和撒旦之间的绝对对立,而不是他们之间的较量或争战关系。耶稣不必和撒旦争战。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不难理解撒旦的绝望:作为“世界之王”的撒旦把耶稣送上十字架后反而自己被驱逐。

我们这样来理解耶稣和撒旦之间的对立。从概念上看,撒旦作为人的生存的对立面是人的生存的破坏者,因而是恶者。因此,就人的本来愿望来看,人要生存下去就一定要拒绝撒旦的进入。但是,究竟什么才是好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什么是恶而破坏自己的生存?显然,要分辨这一点就必须拥有真正的善知识(即真正有利于生存的观念),并在这善知识的指导下拒绝撒旦的进入。然而,人们恰好在这一问题上陷入了困境。 当人们固执自己的某种善知识并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善知识时,这种错误的“善知识”就引导他们的生存走向毁灭。这便是在撒旦的控制之下的生存。

恩典真理论提出“道路,真理,生命”来回应上述人类生存困境。参阅14:5-7注关于“道路”的讨论。耶稣作为天父的独传者是唯一的通向天父的道路。没有人认识天父,也没有人能够判断耶稣的独传者身份,因此,走上这条道路必须在信任中跟随,并在跟随中接受天父所赐予的生命。约翰福音认为这是唯一的生命之道。换句话说,人只能在信任中向天父的恩典开放自己,才不至于被自己的错误的“善知识”完全控制而“死在罪中”。只有跟随耶稣,才有真正的生命。

归结起来,跟随耶稣带来的是生命,而撒旦作王则走向死亡。这是人类生存的两个方向,一个是在恩典中进入永恒的生命;一个是在自己的善知识中走向死亡。耶稣说“他不分有我”,指的是他和撒旦完全背道而驰。一个人越是在撒旦作王的控制下,他就越自以为是,高举自己的“善知识”,从而越不可能放下自己而跟随耶稣,从而和耶稣就越没有关系;当然,他也就越快速地走向死亡。这是一个自我驱逐自我的过程。因此,耶稣不必要和撒旦争战,只需顺服在天父的旨意中。

(二)31节的“但是”(ἀλλά)需要一些讨论。现有的中英译文把这个连接词理解为对“他不分有我”这句话的补充说明。意思相当于,撒旦虽然作王,但也奈何不了我;而我之所以不和他争战是为了表明我和天父的关系,等等。所以,这些译者在标点时用逗号使之和30节相接,而用用句号和“起来!我们走吧!”这句话分割开来。但是,我们以上的分析指出,“他不分有我”这句话只是表明耶稣和撒旦的对立,彼此划清界限;这是一个事实,不需要任何其他说明来支持。倒是“起来!我们走吧!”这一命令需要理由来支持。因此,我把31节作为单独的一句话来处理,意思是,为了彰显独传者身份,起来走吧。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简明天主教汉英字典

肖清和:在华耶稣会士中英文姓名对照表(部分)

续修四库全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