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从礼仪历史的发展看中国教会礼仪本地化的意义

前 言


 

圣教会在圣神的带领下,跨入了第三个千年,开始新世纪的旅程。回顾过去,在两千年的旅途中,圣教会也不断地丰富这虔敬之礼,引导人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仪式中去和天主相遇、交往。但礼仪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却因客观的、人为的因素,一度产生混乱,使礼仪失去了所要表达的真精神,而变得神秘、奢侈、繁琐、形式化……在圣神的引导下,梵二大公会议的召开,如一道新鲜空气,吹醒了圣教会,也给教会的礼仪带来了新的活力。


 

历史如一面镜子,圣教会借着它不断地反省自己。在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生活节奏紧张的今天,人们对精神的渴求更加突出,圣教会在梵二后所倡导的礼仪本地化,正是面对他们而进行的革新,以便使他们能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中经验天主的临在,不断寻找天主,并获得天主的救恩。但历史的教训,直得我们吸取,因为中国大陆教会作为圣教会的组成部分、一个肢体,其礼仪也受到了影响,而走过一段曲折的路。下面我就从礼仪历史的角度来谈一谈中国教会礼仪本地化的意义。


 

一、 梵二大公会议的训导


 

梵二大公会议其中一项重要的成果,就是于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四日 由教宗保禄六世颁布的《礼仪宪章》。根据《宪章》的精神,圣教会对礼仪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就是要使礼仪的神圣本质,基督临在的事实,更清楚地显示出来,让信众领悟和吸收,并能完善地、主动地参与,以获取丰富的圣宠。《宪章》同时强调在整顿礼仪时,要保持天主所定圣言和圣事的内容本质,删减那些在历史过程中所加插的、而不合适宜的繁文缛节,以适合今日人们的需要(礼仪宪章 21 )。礼仪经文和祷文可以采用本地语言(礼仪宪章 36 ),因为在今天,拉丁语早已不是各地民间(指欧洲)的日常用语,群众对所宣读的圣言和所做的祷祈已不能领悟,也就更不能转化及作为生活的回应了。另外《宪章》还指出,在保持信仰和教会的合一当中,应提倡礼仪的本地化和一体多元化(礼仪宪章 37—40 ),就是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优长,在符合礼仪精神的条件下,经地方教会的研究,并得到宗座的同意,可将它们纳入本地教会的礼仪中,用来阐释、通传和表达基督的救恩及教会的回应。宪章也具体地指示以后出版的罗马礼仪书,也该给不同的地方教会,提供可作变化和适应的余地,好使不同的地方教会,能以简明的罗马礼仪为蓝本和基础,'有机性'地去发展本地的礼仪。就是把本地礼仪,结合本地教会的信仰及文化生活,循序渐进,逐步发展成长,建立真正本地教会的礼仪。


 

圣教会为了推行礼仪本地化的工作,颁布了一糸列的文件:如 一九六四年九月廿六日 发布的《大会初果》( Inter Oecumenici ),该训令要求各地方教会执行礼仪宪章:在编订标准版前,作弥撒和其它圣事、圣仪、日课经的初步改革、礼仪教育、礼仪职权和扩大采用地方语言;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廿三日 《制订准则》( In Edicendis Normis )训令,指示修院公诵日课及修院弥撒开始用地方语言; 一九六七年五月四日 圣礼部颁布的《三年前》( Abhinc Annos )训令,要求进一步执行礼仪宪章:针对弥撒、日课经和弥撒主礼可以选择经文,减去重复和意义不明的十字圣号、下跪等。最主要的是经过十个世纪后,主礼可再次(用本地语言)朗诵或唱感恩经。 1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为传福音和适应不同的时代,礼仪是需要不断更新的。由以上也可以看到圣教会给我们相当的自由,给礼仪本地化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何谓礼仪本地化


 

首先,我们先要明白什幺是"礼仪"。最好的解释是《礼仪宪章》所表达的:"礼仪应视为耶稣基督司祭职务的施行,其藉外形所指,一方面按照每人的本有方式而实现圣化;一方面由耶稣基督的奥体,包括首脑及其肢体,实行完整地公开敬礼"(礼仪宪章 7 )。在宪章第二号说:礼仪就是上主在我们身上实行救赎的工程。这些工程在耶稣基督的降生、死亡和复活中得以完成。而教会 — 基督的奥体,就是救赎工程在时空里的延续和实现,在不同的时辰中、以不同的方式,特别在福音的宣讲和施行圣事当中,继续实现这救恩史。 2 在这些礼仪活动中,有些是以天主施于教会为主,如在弥撒中读经与讲道、日课中的圣经选读、准圣事;有些是以人的崇敬活动为主,如日课及其它的感恩颂赞。当我们把这些礼仪行动当作一整体看时,即天主的行动加上人的行动,实在是可以称之为一交往:天主向我们说话,我们致以答复;天主以爱待我们,我们亦以爱还之;天主走了第一步来亲近教会,教会亦回应他的邀请,并藉他的助力去接近他。如巴斯卦奥迹弥撒中因"圣事化"的实现,使我们能通过基督以接近天主,并赞美、钦崇、感谢、朝拜他。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由以上的种种行动和所表达的本质,就构成了基督信仰中 的所谓"礼仪"。即七件圣事、日课(圣经颂赞和代祷)和准圣事等。 3


 

那幺,什么是"礼仪本地化"呢?我们先来看什幺是"本地化",本地化或本位化或本土化是一个新名词,它的意义和用法至今尚未标准化。又由于这个名词介乎于人类学和神学之间,因此它也没有一个清楚的定义。但我们从礼仪宪章( 37—40 )的声明中,可以一窥它的大概意义和内涵:一个地方教会虽然只是整个教会的一部分、一个肢体,但她具备了整个教会的本质,可以说地方教会是整个教会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缩影 , 教

会的使命是宣讲并实践福音,藉圣事及服务去圣化世人,这使命在地方教会中落实。即每一个地方教会以其所在地的文化,透过语言、风俗、民情、艺术等去传达并显示整个教会的本质,使教会能为当地人所了解、认同、接纳并根植于当地文化和风俗中,作当地的酵母,把当地的文化和风俗提升和圣化。 4 所以,本地化是地方教会的使命和工作,它产生于地方教会中,地方教会的本意是"深入社会、适应地区文化"。如一九七四年,亚洲主教会议所重申的:地方教会应该降生在人民中间,是一个本位化的教会,与当地的整个生活实体,亦即当地人民的生活传统、文化、宗教进行持续地、谦下地、友爱地对话交谈。一方面要与当地人民打成一片;一方面要使整个大公教会更加富饶硕壮。因此,我们由以上可以看到本地化的意义乃是指地方教会与它自己文化(它自己人民的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纟。如教宗保禄六世的《在新世界中传福音》( 1975 )通谕中所说:"地方教会有责任把福音的精髓吸收(也转移)到它的人民所能理解的语言中,再用这种语言、行动宣讲福音"。 5 在推行时我们要注意两个原则:( 1 )、忠于地方教会的本地文化;( 2 )、忠于基督宗教的原始讯息。 6 只有遵循这两个原则后,本地化的礼仪才更能把基督的普世救恩展示给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天主子民。


 

经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礼仪本地化就是指礼仪(七件圣事、日课、准圣事等)应该符合本地的文化,采用有三地特色的礼节和仪式举行礼仪。而且礼仪本地化是教会本地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礼仪生活虽不是教会生活的全部,但是其高峰及精神的泉源(礼仪宪章 10 )。教会要真正扎根于所在地的社会及文化,那幺,礼仪的本地化就是这理想及目标的具体实现。因此,礼仪在教会中扮变着很重要的角色,我们从礼仪在历史的演变中可见一斑。


 

三、礼仪在教会中的演变


 

"基督常与教会同在,尤其临在于礼仪中……一切礼仪行为,都是耶稣基督司祭及其身体――教会的工程……教会的任何其它行为都不能以同等名义和礼仪的效用相比"(礼仪宪章 7 )。这是圣教会经过不断地反省后,在梵二的礼仪宪章中对礼仪的肯定。那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的教会礼仪对教会的使命产生了什幺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分四个阶段来看:


 

1 、早期教会(一 — 三世纪)的礼仪


 

翻阅早期教会的文件:如十二宗徒训诲录( Didache )与犹斯定 (Justin) 、戴道良 (Tertullian) 、希玻律( Hippoiytus )等的记载,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一点:就是圣教初期的礼仪是极简单的、易懂的,礼仪用的"标记"也很清楚和富表达力。如犹斯定的护教文上篇的第六十七章对主日天举行的逾越奥迹的记载以及在宗徒大事录中斐理伯替厄提约丕雅太监付洗(宗八: 26 - 28 )等的记载。 7 同时,这时期教会遵从犹太传统,如《格莱孟一书》及《训诲录》之"赞美词"仍保持犹太风格:以称颂上主之名开始;然后道出上主之原因 — 上主之奇工;再以赞颂结束。 8


 

耶稣基督在世时,宣讲自己不是来废除犹太法律,而是来成全,这当然包括宗教礼规。如耶稣受若翰的洗(悔改)(路三: 21 ,玛三: 13 ,),当时的厄色尼人有入教洗礼,但是基督却重新阐释并赋予洗礼更深的意义,使成为参与 他逾越奥迹、加入他的教会团体及获得罪赦的圣事;他还把犹太人庆祝的逾越节晚餐重新阐释和丰富,成为他和门徒们订立日后纪念他的感恩礼(玛二十六: 17 - 30 ,谷十四: 12 - 26 ,路二十二: 7 - 20 ,若十三: 1 ),使此节日的重点不再是以色列子民的出谷事件了。基督离世后,门徒们经常在一起团聚、擘饼、祈祷(宗二: 41 - 42 ),其圣道礼就是仿效犹太会堂集会的形式,包括读经、讲道和公祷礼。庆祝主复活的日子为主日(默一: 10 ),可能有参照厄色尼人的习惯。举行的方法有些改变,不只依规矩条文,而按当时对信徒的需要,基督徒给这些庆节添上了神学意义。使庆节的"实体"成为了基督(迦三: 8 - 11 )。可见,基督和宗徒们的祈祷及敬礼均是"就地取材",并不需要发明新的方式,只是以基督奥迹为敬礼的泉源和中心,强调敬礼的真诚。当外邦人进教不习惯部分的犹太习俗,如行割礼(宗十五: 1 ),教会便做调整,经过沟通和宗徒大会的议决,信徒进教不必受犹太习俗的绝对约束(宗十五: 7 - 11 )。 9 教会在与异教对立时,也采纳了一些非宗教性的成分。如德道良引用法律上的字根"解约"来表达入教者弃绝罪恶的魔鬼,向着西方背弃罪恶,向着东方宣认信仰(西方乃日落、黑暗之地,而东方为日出、光明之始)。而信友的许诺跟随基督则比作罗马士兵之"效忠"皇上;在希玻律的入教礼中,新教友除了领主体血外还喝些许奶和蜜,理由是主在他们身上实现了对圣祖的许诺:进入流奶流密的福地。并比喻新领洗者犹如新生婴孩,需要不断渴求属灵滋养(慕道)。凑巧早在教会成立以前罗马人已让新生婴孩吃奶和密,以示家人对他的欢迎。教会也许沿用了这习俗,而再赋予宗教上的意义。 10


 

我们可以看到初期时的教会礼仪是非常简洁、通俗易懂、没有不必要的细节,礼仪充满生气。教会礼仪借用适合的犹太人宗教传统和外邦人的风俗习惯,来充实礼仪。但是以基督奥迹和教会的去重新解释这些礼仪,使这些礼仪成为基督徒礼仪的基本传统式样。


 

2、四 — 七世纪的礼仪


 

君士坦丁的即位,给予了教会在帝国内自由发展的机会,教会礼仪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大致第四至第七世纪之间各种礼仪变围绕着耶路撒冷、罗马、亚历山大理亚、安提约基亚、北非(迦太基)等政治或宗教中心形成。如有拉丁文的罗马礼、米兰礼以及拜占廷礼、亚历山大礼、叙利亚礼和加色丁礼等等,每个地方都用自己的方言举行礼仪,祷文和仪式亦不尽同。东、西方的礼仪就象各地方的土壤产生出来的鲜花,色彩各异、互相辉映。 11


 

罗马教会在帝国内获得法定的地位后,入教人数的剧增,福音传播到了更广的地区。面对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的情况下,教会开始了适应的调整。如在教宗达玛苏的任期内,在礼仪中放弃了希腊文而改用拉丁文,这是因为拉丁文在西方渐渐地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拉丁文,于是教会觉得有必要采取这新的文字来宣讲福音,以至于出现了拉丁文古本的圣经和其它的典籍,如格肋孟致罗马人书等。后来并以拉丁文来代替希腊文成为教会的官方文字。 12 这时期的教会也不象以前那样刻意地只采取没有宗教意味的礼俗,而不乏采用外教的礼俗。如罗马教会以 十二月廿五日 "冬至"外教的"无敌太阳神生日"来做为基督诞生的纪念 — 圣诞节。埃及人以 一月六日 为"冬至",庆祝真光之神在水中显现,后来演变为教会的主显节。教会以 二月二十二日 为伯多禄宗座日,以抵消那时以亡者之座位来纪念祖先的习惯。而祈祷日(斋期) — 源于农民游行向农神祈求,希望农作物不会受损,在第七世纪于罗马成为基督徒的斋期,其间所谓的四季大小斋期都是为配合农耕工作,如播种、种植、收割等。 13 当时颇为重要的谢拉彼安祷文,也带有很浓厚的希腊风格,如对神明隆重而繁复的称谓,尤其喜用"无"限、"不可"言喻等反面形容词。 14 这时,礼仪中的祷文在古典罗马语言的影响下,变得直接简洁而庄严,仿效法律文字之有力清晰写法:如罗马感恩经中"这些礼品、这些供献、这些圣而无玷的祭品"或"纯美的牺牲、至圣的牺牲、无玷的牺牲"等经文。祝圣主教、神父和执事的祷文也借用皇族、社会和政治的语言,如"品位"、"尊威"、"荣誉"等字眼。礼仪中还采用皇族装饰品:如教宗或主教的礼帔、冠帽和权带及在教宗游行时所用的蜡烛和香炉,白衣和蜡烛(神秘宗教的入教仪式和与外教有关联的标记)被采用作为象征信徒透过洗礼得到光照。 15


 

经过以上的研讨,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教会礼仪时常根据和采用信徒的生活体验和文化传统来改进礼仪的形式,使庆祝基督逾越奥迹的礼仪变得生活化。虽然各地方教会在采用时,有时效果不太理想或有偏差,但都能彼此尊重一致的信仰,并没有扼杀礼仪的多元化。 16 本地化的礼仪如多姿多彩的百花盛开在迈向天乡的道路两旁,伴随着旅途中的天主子民回归到天父那里。


 

3、 利腾大公会议( 1545—1563 )对礼仪的革新和统一


 

特利腾大公会议是个推行革新的大会。因为当时的主教和司铎很多已不尽牧者的职责,亦没有受到一定水准的训练,教会生活低落和混乱,这一切都在礼仪上显露出来。可惜大会的改革行动受到当时的环境很多限制,而没有就有些问题彻底的解决。而导致后来教会礼仪僵化、墨守成规、没有生气。 17


 

在政教合一和亚略学说的影响和冲击下。从中世纪开始,教会礼仪变得神秘、铺张、繁琐、混乱。如亚略学说否认圣子的天主性,导致使救主基督唯一中保的意识在信友的心中渐渐地减弱,使他们感觉到与天主之间有了无限的距离,自形渐陋之情油然而生。本来立着祈祷而变成了下跪 — 这样才可求得主的仁慈和罪过的赦免。又由于信友感到天主离自己太远、太神秘了,从而把自己需要的援助(除了天主外)转向了离自己很近的圣母、天使、圣人们,从而掀起一股股圣母热、圣人的热潮,以及各种对圣人们纪念的画像、雕塑敬礼等活动;有时太过热烈而导致产生一些误解,认为他们是圣母教等等误会。初期教会被称为是"教会之家"的教堂,已不在讲就实用,而是把它布置得金碧辉煌,庄严瑰丽为主了。教堂中的祭台成为团体注意和敬礼的中心,由原来普通的材料改为镶以贵重的金、银、珠宝等装饰。过去团体的精神祭献,转移到"物质"的祭献了。 18 举行的仪式无规则地增加,如从威廉杜阑士为自己编写的主教经本中可见一斑。在覆手礼中加上经文,付油时唱"来造物神"圣诗,还加上主教加冠礼、穿手套礼,且先要一一祝圣,新主教就座礼,第二次覆手礼,祭衣渐开礼及其它经文等。参礼的信友要明白礼仪,就难上加难了。而且当时更夸大圣事的事效性,认为只要行礼时在场,即使看不明白,听不懂,没有意识参与,也能得到效果,因为圣事因着"事效性"必会产生若干圣宠。这样信友渐渐地也不在弥撒中领主了,他们认为只要在场就够了。甚至流传一种观点:仰瞻圣体是与主接触,也是获得恩佑的好方法。导致当时很多信友只看举扬圣体,从这间教堂跑到那间,看得越多,得到的恩宠也越多。还规定除了司祭外其它的人 不能触摸主的身体,也不可给人送圣体,就连有死亡危险时,亦不例外。触摸圣爵要得到教宗的特许,洗九折布时,要念很多的祷文等繁琐的规定。这时各地方教会中,私人弥撒大大增加,因为信徒以为弥撒是为捐献弥撒金者的受益而举行,于是大量的弥撒金带来所谓的多个意向的弥撒。如在当时的比利士罗一地有两座教堂,里面共有二百六十三位"祭台司铎"每天只做弥撒和唱经。同时在诵念成圣体圣血祷文时,主礼将声音尽量放低,使信众产生不可接近主的神秘感。这时期还给某些行动予以喻意式的解释,如司铎在祭台右边读完书信后,到左边读福音。被解释作基督受审时,从一个衙门到第二个衙门;又供奉礼品后,主礼洗手,就是比拉多洗手等。 19 圣诞节有马槽、星光和牧人的舞蹈等,复活节在继抒咏时有话剧,其它庆节有亚当和厄娃违命的事迹。后来出现了种种弊端而被教会禁止在教堂里举行,但有些话剧却流行在社会、市集上。到近代仍流传着,如圣周四的洗脚礼、耶稣的受难始末等。又由于信徒对教会失去了团体归属感,于是兴起了私人祈祷所、私人圣堂和小团体,构成中世纪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20


 

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和新教徒的攻击,圣教会为扫除这些陋习和偏差,召开了特利腾大公会议去改革和更新教会。在礼仪方面,奉中世纪的礼仪习惯为正典,并统一礼仪及举行时只准用拉丁文作为合法的语言文字,重视法制和礼规。于一五八八年成立圣仪圣部,他们有绝对的权力解释礼仪、审核礼仪书等。地方教会若遇有疑难或特殊需要或更改,地方主教团须向礼仪圣部请示,甚至细微的事也不例外:如对圣爵的设计、祭衣的款式等。 21 大会也没有解决信友参礼的问题,信友依然与礼仪脱节。礼仪中所谓的"俗气"的音乐被清除,用复音代替。连穷乡僻壤的小堂也拥有一架管风琴又由于受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中神话的影响,当时神话几乎取代了圣经。在这些情况下,教会礼仪变成空洞的道理、说教和规条了。而礼仪的"一性主义"导致礼仪成了神圣不可侵犯,完全否定人的成份,仪式的举行流于表面化。 22


 

4 、特利腾大公会议的"礼规主义"思想对中国教会的影响


 

古老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的礼仪之邦,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在十七世纪中叶,被称为"西方孔子"的利玛窦使福音又一次传到了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他入乡随俗,结合中国的文化和风俗来宣讲福音。在适应的过程中,却因教会中不同修会人士的观点,而发生了争执,后来导致一场在中国教会历史上发生灾难性的"礼仪之争"。这场悲剧正是在特利腾大公会议的礼规主义思想下,教会礼仪一致化与中国传统习俗之间的碰撞而产生的。虽然这场历时三个多世纪的争论于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八日 传信部颁布的"中国礼仪敕令"而结束。回头看时,却让我们可悲可叹。当时在教宗碧岳十二世长达四十页的通谕里的一段话,在二十多年后却成了礼仪宪章讨论礼仪适应各民族天性与传统的第一个重要原则,其灵感来自碧岳十二世于二十多年前的"中国礼仪敕令"。 23 此时,我们不知有何感想呢?


 

礼仪之争在中国教会牧民上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但敕令的颁布给中国教会带来的"待遇",中国教会却没有了解到,也没有合理得到实施。特别在礼仪上,中国教会依然在"特利腾大公会议"的礼规主义思想指导下举行,而没有合法的、因时地利地把敕令赋予的权力利用起来。因为当时中国的基督徒懂拉丁文的人很少,连做司铎的中国人也不多,做主教的就更凤毛麟角了。中国教会的一切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外国主教、司铎和传教士主持。因此,当时对敕令(拉丁文颁布的)的内容,中国的基督徒知道的就没几个了,更不要说去深入的了解中国教会有什幺"待遇"和怎样实施了。中国信友参与弥撒,他们称之为"听"或"望",听不懂,望不明时,就只念经,时间长了就从铃声中去判断下跪、领圣体了。在办神功时,神父还没信念完赦罪经时,信友已经早走了,时常闹出一些可笑又痛心的事。某些中国司铎用拉丁文做弥撒时,都是照本宣课,也没有完全懂意思,只按照仪式举行就是了。特利腾大会议对礼规的统一,一致性的倾向,以致在文化的适应上,越来越严格,什幺都要讲制度化。中国教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教会礼仪与中国信友的生活严重脱节和现象,甚至格格不入,福传工作一度地陷入困境,并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


 

四、礼仪本地化在中国大陆教会的实践


 

在八十年代,中国教会重新开放了,体弱多病的老主教、老神父们都才从不同的"岗位"上下来。但心里的传教热火催促着他们拖着病弱的身子,忙着开堂、落实房产、找回受惊吓的羊群,安慰他们、看顾他们,并致力于恢复教会正常的信仰生活;另一方面,老一辈的主教、神父也积极的筹备神学院,培养修士、修女、管理教会等工作。虽然,这时梵二的礼仪革新已推行了二十多年,但老主教、老神父们,甚至老教友都因受梵二前神学思想的影响,固守"特利腾大公会议"的礼规主义思想,消积地对待礼仪的改革,一些老教友甚至拒绝参与本地化礼仪举行的圣事。一时,神秘、繁琐的拉丁文的罗马礼和清楚、易懂、简洁的本地化的中文礼共同呈现在神州大地上。


 

九十年代对中国教会礼仪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时期。它是大陆教会礼仪的转折点;是中国教会礼仪走向本地化礼仪的开端;是中国教会礼仪本地化实践成功的第一步;是礼仪本地化对中国教会的重要性逐步得到认可的重要时期。从推行用本地语言举行对事以来,参与中文弥撒的信友,他们感到不再是旁观者、聋子、哑巴了,而是在礼仪中和主教、神父共同参与、举行基督逾越奥迹的庆祝。从福音中聆听主对他们说了什幺,并听取神父的训导,以生活来回应天主(祈祷),然后在主的圣体的滋养下,最后受派遣到外面为基督做生活的见证。在忏悔圣事中,信友也清楚、明白地在罪过被赦免后,安心、平安的离开了忏悔所,笑话也不再重演了。本地化的礼仪以不同方式不断地把基督的讯息展现在中华民族的面前,吸引着天主的子民归依他。从解放前的约三、四百万中国信友,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达到了四、五百万,这都展示着本他化的礼仪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天主的羊群;同时也展示着本地化的中国大陆教会礼仪的无限魅力。


 

礼仪本地化的推行,在中国已十年有余了,也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本地化工作还相当广阔、艰巨,为达到真正中国化的礼仪,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也需要首先对历史、神学,并且对中国文化有深度与广泛的研究。否则,所做的只是皮毛的,甚至不伦不类。如有人主张举行殡葬弥撒时宜穿白色的祭衣,这说明他不了解司铎在礼仪中的本有角色。同样,婚礼弥撒,主祭用红色祭衣似乎也有角色不明之嫌:传统上,新娘行婚礼时,是应穿红衣的,而主礼司铎只是证人的身分。 24 但是,我们也不能前怕狼,后怕虎。只要不违背、超出地方教会(主教团)许可的范围以外,我们就可以去采用本地习俗。如在新领洗者加入教会的礼仪中,以中国的方式:如鼓掌、握手等来表示对他的欢迎;以喜庆颜色的祭衣(红色)代替在庆日、节日穿的白色(类似本地的丧服)的祭衣等。又如非洲教会以自己民族优长的舞蹈来开始礼仪或表示欢呼。 25 虽然,有人批评这种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但仍不失为礼仪本地化的起步,是学习更深入本地化的第一步。


 

纵观历史,教会礼仪从多元化到一致化,又从一致化到多元化。这是圣教会历经两千年而重新选择的道路。因为基督的救恩,不是只是给犹太人的、罗马人的、欧洲人的,同时也是给非洲人的、亚洲人的、中国人的、全世界所有不同种族、肤色、语言、文化、时代的人的,这个救恩是普世性的。在新编《天主教教理》条文中谈到礼仪本地化时说:"举行礼仪要符合不同民族的特性与文化,要把基督的奥迹启示给普世万民,使他们服从信德,便要在所有的文化中宣扬它、庆祝它、实践它。"可见,基督的奥迹并不抹杀不同的文化,却能弥补它们的缺陷,使它们达到完满。当不同的文化被基督教会礼仪接纳并融合之后, 许多天主的了女便可以在同一的圣神的领导下,来到天主圣父前用各自固有的文化光荣赞颂他。 26 为了更好的把这个救恩传达给不同环境、时代的人,就要以不同形式的礼仪,即多元化的礼仪把这同一的救恩带到他们不同的生活习惯中去,使他们去和基督相遇。因此,从历史的探讨、反省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教会礼仪本地化的推行正是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而行动的。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一个具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团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教会礼仪的本地化正如早期教会为了适应欧洲的希腊、罗马文化而做的调整、转化和融入当地的文化中所做的工作一样。同时,中国教会也为了实现自己早就获得的"允许"及给中国的信友带来更丰富多彩的信仰生活,所以中国教会礼仪本地化的推行正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天主子民归依他,从他那里不断地吸取丰富营养,滋润生命,完善自己,最终能回到永久的天乡。


 

五、对中国教会礼仪本地化未来的展望


 

特利腾大公会议的礼仪改革,将多元化的礼仪一元化,百年后才逐渐完成。梵二的礼仪革新,将严格一元化的礼仪作多元化的适应,自然也不容易。要达到梵二礼仪改革的理想:中国化的教会礼仪,恐怕也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相信我们已经起步,如果大家,尤其是主教、神父们了解礼仪革新的重要,并努力配合实施的过程,身体力行,便会早一些达到理想的礼仪。虽然,现在一些中文的弥撒书、圣事礼书、日课等书籍编译和少量的有关礼仪的书籍出版,但这些只是建基与铺路的工作,距离理想还有很远的路程。因此,还需更加努力,继续工作。如(一)、编译和出版更多的礼仪资料和文件。虽然弥撒经书、圣事礼书以及日课等已经译好出版,并被在礼仪中普遍采用,但仍有不少外文的新订礼书需要翻译。一些经过多年试用的圣事礼书,需要重新整理或修订。对教宗与圣礼部出的有关礼仪改革的文件,也应及时的翻译,以便更快的了解革新的意义和研究。编辑一册全国统一的'圣歌集'、祈祷手册等; 27 还应普及礼仪文件和资料,供信友学习和反省,使本地教会的天主子民学习前人的经验或从教会的祈祷宝库中,获得信仰的法则和精神培育。 28 (二)、培育更多的礼仪工作人员,并成立一个研究礼仪本地化的小组。筹备圣艺、圣乐组,以专门的人才去领导,化时间去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中国文化、习俗和教会的礼仪精神,让它们能融恰地与现代社会及民间生活光沟通,不断反省和交谈,使教会的礼仪"有机性"地承先启后,去发展和创作生活化的本地教教会礼仪。甚至移风易俗,圣化本文化生活,造福真正的本地教会礼仪生活。 29 (三)、加强牧灵工作。礼仪本身原有教育的功能(礼 33 、 35 ),但在举行礼仪时,各项职务都应做到尽善尽美,才能发挥其功能。礼仪宪章 14 号要求"牧灵者本身先要受到礼仪精神与活力的熏陶,并成为礼仪教师"以及"牧灵者应以热诚与耐心推动信友的礼仪训练"(礼 19 )。宪章这些话无不表明:为培养信友的礼仪生活,牧灵者负有极大的责任。现在的礼仪已不再是梵二前的情形,不再是圣职人员的'专利',而是全体基督徒分工合作的行为。 30 这些行为不仅仅是外表的礼节,更是各地的天主子民以自己的民族文化、风俗去表达其信仰生活高峰和泉源。在这些活泼和充满生命的本地化教会生活中,才真正地体现出了生活化的本地礼仪。 31 所以,全国成立的教区或堂区礼仪团或礼仪小组,应在全国礼仪委员会的指导和协助下,把本地的文化、风俗吸收到礼仪里,把礼仪融入到当地文化中去(礼仪宪章 37 )。实现真正的中国基督化,基督中国化。


 


 


 

二零零二年四月二十五


 

参考书目:


 

(1) 、吴新豪神父编译 《天主教礼仪发展史》 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出版  一九八三年三月


 

( 2 )、辅仁大学附设神学院编 《神学论集》第 68 、 69 期 光启出版社、香港公教真理学会出版 


 

( 3 )、梵蒂岗第二届大公会议 《礼仪宪章》


 

( 4 )、 香港公教真理学会《礼仪导论》 郑守诚译 一九八零年十月二日


 

( 5 )、罗国辉 《礼仪一词的商榷》


 

( 6 )、安鹏浩神父讲稿 《从礼仪的历史发展看本地化》 


 

( 7 )、罗国辉神父 《按梵二礼仪宪章反省礼仪本地化》


 

( 8 )、陈满鸿神父 《礼仪本地的社会基础》


 

( 9 )、辅仁大学着 《神学辞典》 光启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六年六月


 

( 10 )、巴博编着 《礼仪教礼问答》 河北天主教信德室  一


 

*******************************************************************************************


 

1 、《天主教礼仪发展史》 pp50—51 2 、《礼仪一词的商榷》 pp34—35 3 、《礼仪导论》 pp1 、 3


 

4 、《礼仪本地化的社会基础》 p175


 

5 、《神学辞典》 p155


 

6 、《神学辞典》 p156


 

7 、《天主教礼仪发展史》 pp3 、 4 8 、《神学论集》 68/69 p170 9 、《神学论集》 68 、 69 pp168—169


 

10 、《神学论集》 68 、 69 pp170—171 11 、《神学论集》 68 、 68 p171 12 、《天主教礼仪发展史》 p11 13 、《从礼仪的历史看本地化》 p170 14 、《神学论集》 68 、 69 p173


 

15 、《从礼仪的历史发展看本地化》 p170 16 、《神学论集》 68 、 69 p173 17 、《天主教礼仪发展史》 p28


 

18 、《天主教礼仪发展史》 pp19—20


 

19 、《天主教礼仪发展史》 pp22—26 20 、《从礼仪的历史发展看本地化》 p177 21 、《天主教礼仪发展史》 p31


 

22 、《天主教礼仪发展史》 pp32—33 23 、《神学论集》 68 、 69 p252


 

24 、《神学论集》 68 、 69 p203 25 、《按梵二反省礼仪本地化》 26 、《礼仪问答》 p10


 

27 、《神学论集》 68 、 69 p210 28 、《按梵二礼仪宪章反省礼仪本地化》 p175 29 、《按梵二礼仪宪章反省礼仪本地化》 p175 30 、《神学论集》 p211 31 、《按梵二礼仪宪章反省礼仪本地化》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简明天主教汉英字典

肖清和:在华耶稣会士中英文姓名对照表(部分)

续修四库全书目录